张明:近期人民币汇率将在6.7~7.0宽幅波动
原标题 张明:近期人民币汇率将在6.7~7.0宽幅波动 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依然面临贬值压力,张明但在今年年内跌破7.0的近期概率仍然较低。 近期,人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急跌引发了国内外市场普遍关注。币汇 4月14日至5月13日,~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由6.35下跌至6.79,幅波短短一个月内跌幅达到6.9%,张明如此之快的近期跌幅是中国外汇市场前所未见的。尤其是人民在4月20日、4月26日、币汇4月29日与5月10日,~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分别跌破6.4、幅波6.5、张明6.6与6.7四大整数关口。近期汇率即将跌破6.8也已经没有悬念。人民 厘清人民币汇率急跌原因,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汇率走势,具有重要意义。我们可以从外因与内因两个角度来分析汇率急跌原因。 从外因来看,美国通胀走强倒逼美联储加快加息节奏,由此推动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,进一步带动美元指数走强,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的主要原因。 2022年3月、4月,美国经过季调后的CPI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超过8%,剔除了能源与食品价格的核心CPI同比增速也均超过6%。现实通胀率显著超过目标通胀率,迫使美联储不得不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节奏。3月16日与5月4日,美联储分别宣布加息25和50个基点。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在今年年内还会加息4~5次。随着通胀率的上升以及短期基准利率的上行,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2021年底的1.52%上升至2022年5月13日的2.93%,并一度在5月9日达到3.12%。 长期利率的上升无疑将会驱动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升值。2021年底至2022年5月13日,美元指数由95.67攀升至104.56,升值幅度达到9.3%。其中,美元对欧元、英镑与日元分别升值了6.6%、8.6%与13.2%。同期,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贬值了4.6%,这意味着从2021年年底至今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幅度,要显著低于其他主要国际货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。 从内因来看,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3月以来在深圳、上海等城市集中暴发,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显著下滑、供应链严重受阻、国际航运受到显著负面冲击。这既显著冲击了实体经济增速与进出口增速,也导致市场主体信心受挫,这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的主要原因。 受疫情局部暴发对进出口行业生产以及国际航运的影响,中国出口额(美元计价)同比增速由3月的14.7%下降至3.9%,进口额(美元计价)同比增速则由2月的10.4%下降至3月的-0.1%和4月的0.0%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由2月的50.2下降至4月的47.4,中国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由2月的51.6锐减至4月的41.9,这意味着今年二季度的工业与服务业增长堪忧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由2月的49.0下降至4月的41.6,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的出口额增速非常不乐观。 一方面,自4月中旬以来,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持续倒挂,且倒挂幅度短期内可能继续拉大,这无疑将会导致短期资本从中国流出,加剧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。另一方面,4月以来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持续快速贬值将加剧市场主体的贬值预期,导致出口企业结汇意愿下降、进口企业付汇意愿上升,对于基于“实需”原则的国内外汇市场而言,这也会加剧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。 那么,如何看待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快速贬值呢?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: 其一,在本轮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之前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有些高估,让人民币对美元适当贬值,有助于消除上述高估,让人民币汇率回归到更加适当的水平,这不是坏事。 2021年,欧元、英镑、日元分别对美元贬值了7.5%、1.2%与11.6%,但人民币却对美元升值了2.3%,由此导致人民币对CFETS货币篮汇率指数在2021年由94.84上升至102.47,升值了8.0%。2022年3月11日,人民币对CFETS货币篮汇率指数更是上升至106.79的历史性高点。人民币有效汇率的过于强劲,与2021年中国较为疲弱的经济基本面不太相符。迄今为止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快速贬值已经导致人民币对CFETS货币篮汇率指数下降至102左右,这无疑有助于消除汇率高估。 其二,不过,自2022年4月中旬以来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速度实在太快,而且不是一次性贬值到位,而是在持续突破重要整数窗口。这种方法很可能触发并加剧市场主体的人民币贬值预期,进而导致更大规模的短期资本外流。资本外流与贬值预期进而可能形成自我加强的反馈循环,这对维护中国经济平稳增长与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是非常不利的。 6.7~6.8恰好是2015年8·11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平均水平。因此,我认为,从现在起,中国央行将会加大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力度,通过各种举措来避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持续快速贬值。例如,央行可能采用重启逆周期因子、加大对短期资本外流的监管力度、提高金融机构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、在人民币离岸市场进行干预等手段。 此外,近期中国政府已经加大了逆周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,强调推动全面基础设施投资建设,也适当放松了对房地产等行业的调控措施。在这一背景下,我认为,中国季度GDP同比增速有望在二季度触底,在下半年显著反弹。 最后,近期美国经济已经初显疲态。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出人意料地呈现环比负增长。与3月相比,4月美国CPI与核心CPI同比增速均有所回落。近期长期利率的显著上升已经导致美国股市指数持续回调,并可能通过负向财富效应冲击消费增长。由此判断,美国长期利率最陡峭的上升阶段或许即将结束,美元指数继续上升的空间也比较有限。 综合以上判断,我认为,尽管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依然面临贬值压力,但在今年年内跌破7.0的概率仍然较低。即使跌破7.0,人民币汇率继续急跌的概率也不大。未来一段时间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在6.7~7.0的范围内重新呈现宽幅波动格局。 (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)
- 最近发表
-
- 监管规范私募投研 三个“禁令”剑指涉内幕交易活动
- 首只创新未来基金将打开申购,变更为LOF基金!基金经理:权益资产长期投资底层逻辑还在
- 同心守“沪”|上海家化捐赠逾百万元物资驰援抗疫
- 交行2月末房地产开发贷余额较年初增加295亿元 已为优质房企提供190亿元并购融资额度
- 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怎么建?易会满提出三道“思考题”和五个原则
- 国君策略:上市公司盈利前瞻,兼论1~2月经营数据
- 俄总参谋部:俄军已有1351人阵亡、3825人受伤
- “我们反对北约”!数千塞尔维亚民众在遭北约轰炸的南联盟大楼前集会
- 辽宁沈阳市内九区:暂停中小学、托幼机构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线下教学活动
- 印章引来关注函:一致行动人却意见不一致,迅游科技申请延期回复
- 随机阅读
-
- 雨枫:蔚小理三家创始人中,何小鹏最懂技术也最好斗
- 2021年第四季度瑞士就业人数增加1.1%,失业率降至4.4%
- 不误农时不负春 化肥上市公司开足马力保供应
- 大摩:下调水滴评级至“与大盘持平” 目标价降至2美元
- 美银证券:维持汇丰控股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65.89港元
- 东方海外国际发布2021年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71.28亿美元同比增长689.63%
- 2021年第四季度瑞士就业人数增加1.1%,失业率降至4.4%
- 如何稳定股价?张小泉回应:做好主营业务,增强盈利能力
- 再保险“国际板”建设规划方案来了!这些保险机构参与
- @深圳企业 一大波纾困帮扶政策来了!减免租金,最高补贴200万元……
- 公私募基金经理集体喊话:珍惜A股、港股低估值,部分基金产品筹备弹药
-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:继续坚持“动态清零”总方针不动摇!
- 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
- 东航客机坠毁事故第5天:八大关注焦点得到回应
- 医美处处是陷阱,你做医美的钱去向何处?
- 渤海银行被罚360万元:涉漏报贸易融资业务EAST数据等15项违法违规行为
- 加息提速!新西兰联储在担心什么?
- 实探西南大型不锈钢贸易商 青山事件后不锈钢价格走势有些乱
- 交通银行发布2021年度经营业绩: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实现“十四五”良好开局
- 热门中概股盘初下挫 富途控股跌超8%
- 搜索
-